北京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建强工作队伍、把握关键节点、强化课程教学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实效。
建强全员参与工作力量。建立全员参与心理育人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搭建以专职教师为主体的多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联合专职教师,并吸纳和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及有资质的教师等,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打造心理育人核心力量。出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为每一名新入校本科生配备全程导师,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积极调动发挥各方力量,聚集从宿舍长、楼层长到宿舍管理员,从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到校医院医生,从全程导师、班主任到学生家长的育人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注重重要节点心理干预。抓好入学适应期,系统设计新生心理素质教育计划,通过新生实践体验活动、心理健康快车、心理测查与约谈,邀请新生到心理中心参观体验、参加班级团体辅导、开展心理体检等系列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适应大学生活。针对特殊时期,确保心理服务不断线,如疫情防控期间,“北科心理”新媒体平台制作推送相关文章,开展网络问答服务,及时回应学生心理需求;为在河南遭遇水灾的部分学生第一时间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学生负面情绪。在毕业季,针对毕业生毕业和就业双重压力,心理中心与学院协同联动,以告别母校、步入职场、拥抱未来为主题,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中心每周开展工作研讨、每月与学院互动交流,每年开展一次工作研判,校院两级每学期进行一次联合研讨,并形成工作简报、月报和总结等,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规划、有节奏地开展。
抓好心理育人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每年为全校本科新生提供16学时的网上理论学习和16学时的课堂团体心理训练,课程内容涵盖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家庭理解、生命教育等主题;推进“慕课—翻转课堂—实践体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优化教学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丰富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525心理园游会”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文创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将生活中经历的挫折、压力转变为成长的力量;开展“晚安同学”特别活动,通过短信形式让学生在一天的末尾收到一份专属“礼物”,鼓励学生爱自己、爱他人;开展“心”减压活动,通过即兴戏剧等形式,提升人际交往技巧,帮助学生提升接纳自我与大胆创造的能力;开展“心”悦读活动,通过组织心理学专业书籍领读,鼓励学生在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助人自助”。打造“心理沙龙”“心灵氧吧”“心理讲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