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的要义在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科学、全面成长,这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教育生态。“双减”文件中明确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的动作非常大,为什么大?因为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增加了社会焦虑,破坏着教育生态。半个月前,我曾经和自己的博士生一起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写过一篇长文,这几年也曾经围绕成长标准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谈过一些看法,此次借首师大“首都教育论坛”平台,围绕“双减”议题结合研究讲几个观点。
双减”是解决长期积累问题的举措
“减负”在国内是个老问题,校外培训导致学生课业负担重也是近年来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课业负担为什么过重?是因为基础教育生态失衡。在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培训机构另造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非常庞大的,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国民教育体系,家长的焦虑由此产生,学校于夹缝中生存。过去,学校沿着素质教育的道路走,但是学校的减负改革都被校外机构给接过去了,改革的成效根本体现不出来。当学校改革成效体现不出来的时候,改革就停滞了,也就产生困惑了,大家可能就不改革了,致使基础教育的目的出现了偏差。
重筛选轻成长是教育生态失衡的原因
教育生态为何失衡?往深处分析是过去的教育过于重筛选而轻成长。如果用另一个词来代替教育的含义,最接近的就是成长。教育既具有个体性成长的功能,也具有群体性筛选的功能。基础教育生态失衡是问题逐步累积的过程。形式上“校内改校外接”,校外培训成为推动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实质上教育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过分重视筛选功能而忽视了本质意义的成长功能。筛选的背后是竞争,育人被过度竞争所裹挟,出现本末倒置。刚才顾明远先生谈的“教育不能过度竞争”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成长。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是健康、科学、全面三要素。立德树人,应该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科学成才——这是我对“立德树人”的整体理解。
竞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激发动力。但是竞争过度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焦虑、伤害甚至仇恨。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里会埋下这样负面情绪的种子——“考了第二名了,我就恨第一名”“如果不是你抢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情绪下成长,教育是有问题的。为什么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真的需要反思这个问题。
基础教育的功能
基础教育特定的年龄阶段决定其应以履职成长功能为主。相比职教和高教直接面向社会的育人功能,基础教育更重视夯实基础。此阶段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发育期,因此成长需要健康,而健康成长需要尊重科学;孩子们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和可塑性很大,因此还要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决定其要面向“每个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帮助学生实现成长,而不是筛选竞争,年纪越小越要突出这一侧重。比如小学就要比中学更重视成长,初中比高中更重成长,筛选功能可能会逐步增加,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但是过去由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对家长的影响,致使竞争越来越超前,破坏了成长的良好生态。因此我们需要弱化甚至后移筛选功能。
青少年成长的特征
个体成长具有循序性特征。青少年的受教育阶段,正是其身心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教育活动应符合成长规律。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一系列要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细化落实。该用力的时候不用力不行,不该用力的时候瞎用力也不行。
个体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感知、认知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这些方面的发育不是线性的,也不是越早越好,提早反而会害了孩子。比如某个知识,10岁的时候学很容易就学会了,但逼着让孩子7岁的时候学,他无法理解,费了半天劲也学不会,他也痛苦不堪。孩子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存在发展关键期和学习活动敏感期。在特定时期发展有针对性的智力训练,学习效果最好。拔苗助长会“好心办坏事”。
个体成长具有差异性特征。这就是特色和不一致的地方。成长过程中,孩子们还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所以需要满足个体的差异性特征,需要让他自己去发现,去了解。所以要营造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
健康成长是构筑教育生态的目的
良好教育生态是符合成长规律的生态。学生成长关乎国家未来和家庭幸福。在中小学阶段,我们还是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健康需要遵循规律,健康需要全面均衡。
良好教育生态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生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从个体看,健康成长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在“德”的引领下,“才”的发挥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即要“德才兼备”,进而全面发展。以智育武装头脑,以体育锻炼体魄,以美育丰富感知,以劳育融入生活,许多规律需要研究。
良好教育生态是自主创造学习的生态。教育是为人一生的美好生活做准备,但是课业负担重反映出学生的疲惫和家长的焦虑,中小学生已经很难将学习和乐趣联系起来。“双减”前,有些孩子要12点以后才能睡觉,没有任何乐趣。当缺乏乐趣,学习不再是个体的主动需求,“厌学症”之类的心理疾患也在不断产生。靠“加时”学,学生可能分数考得高,但只是背出来的,他的创造性已经丧失了。但是,面向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什么决定一切?就是创造。当我们这一代孩子考分很高但没有创造性时,怎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么抓住百年不遇大变局这样一个历史机遇?
良好教育生态是“校家社”和谐合作的生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各有特点和优势,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尽相同。“校家社”由于与教育主体的关系不同,存在不同的教育目的选择。和谐“家校社”关系的建立,需要三方统一价值取向,减少工具理性的影响,着眼长远,将共同目标确定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上,进而在此目标下明晰边界,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塑造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教育良好生态。
成长标准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要考虑制订孩子们的成长标准。学生负担过重,其实就是过度加压,过早、过难和超时进行知识学习,把知识点记忆强化当成了教育成长的一切,存在违背规律提早拔高学习,甚至存在以损害孩子身体为代价的超时间、非理性灌输知识现象。知识记忆有没有好处?当然也有好处,这也是锻炼大脑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学得过早、过难、超时,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抑制了孩子的创新性,并且伤害了学生。所以我们需要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心理、智力的阶段特征来制定成长标准。再依据成长标准确立学校标准、学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在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相应要求。
成长标准。个人成长是循序渐进的。学生成长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由低竞争性逐步走向高竞争性的过程,初等教育重视集体和合作,比如小学教育是实现社会化的一个手段,就需要合作,需要有集体主义。今天的集体主义就是明天的爱国主义。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不爱集体,很难相信他将来会爱国,虽不能完全画等号,但要知道爱国主义也是从点滴的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中等教育尊重个性、有所竞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高等教育提供多条渠道实现多样化发展。因此,成长标准是基础性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生理、心理、教育科学的规律。需要专家协力出台标准,并以此作为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行教学安排的自然科学依据。
学校标准。学校建设标准一定要依据学生成长标准制定,按本阶段教育活动开展的需求定制。孩子的成长,在每个年龄、教育阶段发展的重点是不同的,因此教育活动安排和教育内容模式也不同,孩子们需要什么成长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比如,在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户外活动场所设施、动手操作材料及实验设备等,还要有不同教育活动的时间配比安排,不能一提到学校就联想起课堂教学。教育不仅仅是教室、课堂,全是课堂,教育生态就扭曲了,结果就是内卷,焦虑就产生了。
所以,要有针对性地抓各学校的育人重点,各项教育活动都要跟上,学校标准需要配套。现行教育教学活动与规律、标准不一致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后的改革内容。
学业标准。学业标准反映着某大类课程的培养要求。不一定越高越好,因为盲目追高追快有可能会违背规律,需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在凝聚共性的基础上,一定要适合、贴切。还需要突出每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在认知能力、身心发展、合作意识、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相应要求,对知识、技能、思维力的结构搭建和关键能力培养进行连贯衔接。接下来当然也要有每门课的具体标准,要注意约束性和开放性的结合及课程之间的联系。
作者:马陆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来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2021年首都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