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教资讯
邱勇: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更多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

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办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新征程上,必须更加凸显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不动摇,为各方面各领域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

坚持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踏上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才能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树立世界眼光、拓展全球视野,加强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高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自觉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培养更多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人。

坚持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励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为国家培养更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国际视野、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积极延揽世界顶尖人才,大力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和教书育人第一学术责任,引导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以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美育工作,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邱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04月19日  第09版